
说明
一、本章包括明挖土方,带支撑基坑土方,回填、夯实,土方及泥浆运输,滤沟、滤层,地下连续墙,水泥劲性搅拌围护桩,套管钻孔咬合灌注桩,围护结构圈梁,地基处理,打桩11节,共110条基价子日。
二、沟槽、基坑和一般土方的划分:底宽7m以内,底长大于底宽3倍以上的为沟槽;底长小于底宽3倍以内,底面积在l50m2以内的为基坑;厚度在300mm以内就地挖、填土为平整场地。超过上述范围按挖土方计算。
三、土壤及岩石类别的鉴别方法如下表:
土壤及岩石类别鉴别表
四、场地竖向布置挖填土方时,不再计算平整场地工程量。
五、带支撑基坑开挖项目适用于有横支撑的深基坑开挖。子目中已包括土壤渗水及天然降水的排除,若需采用井点降水,费用另行计算。带支撑基坑土方项目以盖挖顶板下表面划分,顶板下表面以上的土方执行明挖土方相应子目,顶板下表面以下的土方执行带支撑基坑土方相应子目。
六、地下连续墙成槽的护壁泥浆是按普通泥浆编制的,若需重晶石泥浆时,可进行调整;钢筋笼制作包括台模摊销费。
七、地下连续墙项目未包括泥浆池的制作、拆除,发生时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另行计算;泥浆使用后的废浆运弃执行本章相应子目。
八、钻孔咬合桩导墙执行地下连续墙导墙相应子目。
九、分层注浆、压密注浆的浆体材料用量可按设计含量调整。
十、打桩项目均为打直桩,如打斜桩(包括俯打、仰打)斜率在1:6以内时,人工消耗量乘以系数1.33,机械消耗量乘以系数1.43。
十一、打板桩项目中均已包括打、拔导向桩内容。
十二、送桩项目按送4m为界,如实际超过4m时,人工及机械消耗量按相应项目乘以下列调整系数:
1.送桩5m以内乘以系数1.20。
2.送桩6m以内乘以系数1.50。
3.送桩7m以内乘以系数2.00。
4.送桩7m以上.以调整后7m为基础,每超过1m递增系数0.75。
工程量计算规则
一、土方的开挖及运输工程均按设计图示尺寸天然密实体积计算。
二、带支撑基坑土方工程量按围护结构内围尺寸乘以设计结构顶板底至底板(或垫层)底的高度以体积计算。
三、填土夯实与碾压按设计图示回填体积计算。土方体积换算如下表:
土方体积换算表
虚方体积 | 天然密实度体积 | 夯实后体积 | 松散体积 |
1.00 | 0.77 | 0.67 | 0.83 |
1.20 | 0.92 | 0.80 | 1.00 |
1.30 | 1.00 | 0.87 | 1.08 |
1.50 | 1.15 | 1.00 | 1.25 |
四、滤沟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滤层区分不同厚度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
五、地下连续墒浇筑混凝土工程量按连续墙的中心线长度乘以高度(加超灌高度)再乘以厚度以体积计算。超灌高度设计有规定者,按设计要求计算,无规定者,按1倍墙厚计算。
六、锁口管吊拔及清底置换按设计图示连续墙的单元以“段”为单位计算,其中清底置换按连续墙设计段数计算,锁口管吊拔按连续墙段数加1段计算。
七、水泥劲性搅拌围护桩按围护桩设计截面而积乘以设计长度以体积计算。
八、钻孔咬合桩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
九、围护结构圈梁按设计图示结构断面面积乘以设计长度以体积计算。
十、分层注浆、压密注浆钻孔按设计深度计算。注浆数量按下列规定计算:
1.设计图纸明确加固土体体积的,按设计图纸注明的体积计算。
2.设计图纸以布点形式图示土体加同范围的,则按两孔间距的一半作为扩散半径,以布点边线各加扩散半径,形成计算平面计算注浆体积。
3.如果设计图纸注浆点在钻孔灌注桩之间,按两注浆孔的一半作为每孔的扩散半径,以此圆柱体积计算注浆体积。
十一、高压旋喷水泥桩按设计桩长加50cm乘以设计桩外径截面积以体积计算。
十二、深层水泥搅拌桩区分喷浆、喷粉、空桩按设计加固深度计算。
十三、打桩:
1.钢筋混凝土桩按桩长(包括桩尖长度)乘以桩截面面积以体积计算,不包括管桩空心部分的体积。
2.钢管桩按设计长度(设计桩顶到桩底标高)、管径、壁厚以质量计算。
十四、接桩:
1.方桩按设计图纸以数量计算,焊接桩的型钢用量可按设计图纸调整。
2.管桩、钢管桩接桩以数量计算。
十五、送桩:
1.钢筋混凝土桩按桩截面面积乘以送桩高度(送桩起始点以下至设计桩顶面的距离)以体积计算。
2.送桩起始点为原地面平均标高以上0.5m处。
十六、钢管桩内切割、精割盖帽以数量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