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盾构掘进过程中的施工阶段划分包括:
1、负环段:后靠管片拼装至后尾离开的出洞井内壁。
2、出洞段:从盾尾离开出洞井内壁起,按下表计算掘进长度
φ≤5000
|
φ≤7000
|
φ≤11500
|
φ≤15500
|
50米
|
100米
|
150米
|
200米
|
3、正常段:出洞段掘进结束至进洞段掘进开始。
4、进洞段:按盾构切口距进洞井内壁的距离,按下表计算掘进长度
φ≤5000
|
φ≤7000
|
φ≤11500
|
φ≤15500
|
30米
|
80米
|
100米
|
150米
|
二、盾构掘进:
1、衬砌压浆量根据盾尾间隙,由施工组织设计确定。
2、柔性接缝环适用于工作井洞口与圆隧道的接缝处理,工程量按管片中心圆周长,以米计算。
3、φ≤5000、φ≤7000管片场内运输距离按管片堆场至工作井的距离计算。
4、φ≤11500、φ≤15500管片、口子件及烟道板场内运输距离按管片堆场至洞口(含引道段)计。
5、管片、口子件及烟道板等预制构件隧道内运输已包含在隧道相关定额中。
6、管片安装工程量计算表(每米)
盾构外径
|
φ≤5000
|
φ≤7000
|
φ≤11500
|
φ≤15500
|
管片厚度
|
300
|
350
|
500
|
650
|
管片内径
|
4000
|
6000
|
10200
|
13700
|
管片外径
|
4600
|
6700
|
11200
|
15000
|
每米方量
|
4.0506
|
6.9786
|
16.7990
|
29.2884
|
如果管片壁厚以及内外径不同,可调整计算。
三、管节顶升:
1、顶升车架及顶升设备的安拆,以每顶升一组出口为安拆一次计算。顶升车架制作按顶升一组摊销50%计算。
2、垂直顶升管节试拼装工程量按所需顶升的管片数计算。
四、地下连续墙:
1、地下连续墙混凝土浇筑量按连续墙设计长度、宽度、深度,以m3计算。若采用铣槽机铣接法施工工艺,成槽施工中进行二期槽施工,应增加一期槽铣切混凝土数量。
2、接头管及清底置换以段为单位(段指槽壁单元槽段),接头管(箱)吊拔按连续墙段数增加1段(成环不增加)计算,定额中已包括接头管(箱)的摊销。
3、地下连续墙基底注浆量按设计要求以m3计算。
五、地下混凝土结构:
1、现浇混凝土工程量按施工图计算,不扣除0.3
m2以内的孔洞体积。
2、有梁板的柱高自柱基础顶面至梁、板顶面计算。梁高以设计高度为准,梁长算至柱(墙)侧面。
3、现浇及预制混凝土数量按实体体积,以m3计算。
六、防水及其他:
1、改性沥青类自粘卷材防水卷材的工程量按设计图纸以m2计算。
2、聚氨酯防水涂料涂膜防水的工程量按设计图纸以m2计算。
3、变形缝、施工缝的工程量按设计图纸以米计算。
七、金属构件制作:
1、金属构件的工程量按设计图纸的主材(型钢,钢板、方,圆钢等)的重量以吨计算,不扣除孔眼、缺角、切肢、切边的重量。钢板按照最大外接矩形计算。
2、支撑由活络头、固定头和本体组成,本体按固定头计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