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 明
一.人工土石方
1.土壤分类;详见“土壤.岩石分类表”。表列Ⅰ、Ⅱ类为定额中一、二类土壤(普通土);Ⅲ类为定额中三类土壤坚土;Ⅳ类为定额中四类土壤(砂砾坚土)。人工挖地槽.地坑定额深度
最深为6m,超过6m时,可另作补充定额。
2人工土方定额是按干土编制的,如挖湿土时,人工乘以系数1.18。干湿土的划分,应根据地质勘测资料的规定划分,如规定时,应以地下常水位为准划分,地下常水位以上为干
土,以下为湿土。
3本定额未包括地下水位以下施工的排水费用,发生时另行计算。挖土方时如有地表水需要排出时,亦应另行计算。
4.支挡土板定额项目只列疏撑,疏撑是指间隔支挡土板,实际间距不同时,定额不作调整。密撑是指满支挡土板,发生时按相应疏撑项目乘以下系数执行;支木挡土板乘以1.31;
支钢挡土板乘以1.22。
5在有挡土板支撑下挖土方时,按实挖体积,人工乘以系数1.43。
6.挖桩间土方时,按实挖体积扣除桩体占用体积,人工乘系数1.5。
7.场地竖向布置挖填土方时,不再计算平整场地的工程量。
8.石方爆破定额是按炮眼法松动爆破编制的,不分明炮.闷炮,但闷炮的覆盖材料应另行计算。
9.石方爆破定额是按电雷管导电起爆编制的,如采用火雷管爆破时,雷管应换算,数量不变。扣除定额中的胶质导线,换为导火索,导火索的长度按每个雷管2.12m计算。
二.机械土石方
1.岩石分类,详见“土壤、岩石分类表”。表列Ⅴ类为定额中;Ⅵ~Ⅷ类为定额中次坚石;Ⅸ、Ⅹ类为定额中普坚石;Ⅸ~ⅩⅥ类为特坚石。
2.推土机推土推石渣,铲运机铲运土重车上坡时,如果坡度大于5%时,其运距按坡度区段斜长乘以下列系数计算。
坡度﹙%﹚ |
5~10 |
15以内 |
20以内 |
25以内 |
系 数 |
1.75 |
2.0 |
2.25 |
2.50 |
3.汽车、人力车、重车上坡度效因素,以综合在相应的运输定额项目中,不再另行计算。
4机械挖土方中需人工辅助开挖﹙包括修整底边、切坡﹚的工程量,按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确定的厚度计算,无施工组织设计的人工挖土厚度按15㎝计算,执行相应定额项目乘以
系数2。
5.土壤含水率定额是按天然含水率为准制定;含水率大于25%时,定额人工、机械乘以系数1.18,若含水率大于40%时定额人工、机械乘以系数1.35。
6推土机推土或铲运机铲土土层平均厚度小于300mm时,推土机台班用量乘以系数1.25;铲运机台班用量乘以系数1.17。
7.机械挖桩间土 ,按实挖体积扣除桩体积占用体积,相应项目乘系数1.50。
8.挖掘机在垫板上进行作业时,人工、机械乘以系数1.25,定额内不包括垫板铺设所需要的工料机械消耗。
9.推土机、铲运机,铲未经压实的积土时,按定额项目乘以系数0.73。
10.装载机装淤泥、流砂执行装载机装土项目乘以系数1.50.
11.机械运淤泥流砂执行机械运土方相应项目乘以系数1.50。
12定额中的爆破材料是按炮孔中无地下渗水、积水编制的炮孔中若出现地下渗水、积水时,处理渗水或积水发生的费用另行计算。定额内未计爆破时所需覆盖的安全网、草袋、架设
安全屏障等设施,发生时另行计算。
13.机械上下行驶坡道土方,合并在土方工程量内计算。
14.汽车运土运输道路是按一、二、三类道路综合确定的已考虑了运输过程中,道路的清理人工,如需要铺主材料时,另行计算。
工程量计算规则
一、 计算土石方量前,应确定下列各项资料。
1.土壤及岩石类别的确定;
土壤及岩石类别的划分,依工程勘测资料与《土壤分类表》《岩石分类表》(见表)对照后确定。
2. 地下水位标高及排(降)水方法。
3. 土方、沟槽、基坑挖(填)起止标高.施工方法及运距。
4. 岩石开凿、爆破方法、石渣清运方法及运距。
5. 其他有关资料。
二、 工程量计算一般规则;
1. 土方体积,均以挖掘前的天然密实体积为准计算。如遇有必须以天然密实体积折算时,可按下表所列数值换算。
土方体积折算表
虚方体积 |
天然密实度体积 |
夯实后体积 |
松填体积 |
1.00 |
0.77 |
0.67 |
0.83 |
1.3 |
1.00 |
0.87 |
1.08 |
1.5 |
1.15 |
1.00 |
1.25 |
1.2 |
0.92 |
0.8 |
1 |
2. 挖土一律以设计室外地坪标高为准计算。
三、平整场地及辗压工程量,按下列规定计算;
1.人工平整场地是指建筑场地挖.填土方厚度在±30㎝以内及找平。挖填土方厚度超过±30㎝以外时,按场地土方平衡竖向布置图另行计算。
2.平整场地工程量按建筑物外墙外边线每边各加2m,以㎡计算。
3.建筑场地原土辗压以平方米计算,填土辗压按图示填土厚度以m³计算。
四.挖掘沟槽、基坑土方工程量,按下列规定计算;
1.沟槽、基坑划分:
凡图示沟槽底宽在3m以内,且沟槽长大于槽宽三倍以上的为沟槽。
凡图示基坑底面积在20㎡以内的为基坑。
凡图示沟槽底宽在3米以外,坑底面积在20m以外,平整场地挖土方厚度在30㎝以外,均按挖土方计算。
2.计算挖沟槽基坑工程量需放坡时,放坡系数按下表规定计算。
放坡系数表
土壤类别 |
放坡起点m |
人工挖土 |
机械挖土 |
|
在坑内作业 |
在坑上作业 |
|||
一、二类土 |
1.20 |
1∶0.5 |
1∶0.33 |
1∶0.75 |
三类土 |
1.50 |
1∶0.33 |
1∶0.25 |
1∶0.67 |
四类土 |
2.00 |
1∶0.25 |
1∶0.1 |
1∶0.33 |
注;﹙1﹚沟槽、基坑中土壤类别不同时,分别按其放坡起点、放坡系数、依不同土壤厚度加权平均计算。
﹙2﹚计算放坡时,在交接处的重复工程量不予扣除。原槽、坑作基础垫层时,放坡自垫层上表面开始计算。
3.挖沟槽、基坑需支挡土板时,其宽度按图示沟槽、基坑底宽,单面加10㎝,双面加20㎝计算。当图标面积,按槽、坑垂直支撑面积计算,支挡土板后,不得再计算放坡。
4.基坑施工所需工作面,按下表规定计算。
基础施工所需工作面宽度计算表
基础材料 |
每边各增加工作面宽度﹙㎜﹚ |
砖基础 |
200 |
浆砌毛石、条石基础 |
150 |
混凝土基础垫层支模板 |
300 |
混凝土基础支模板 |
300 |
垂直面做防水层 |
800﹙防水层面﹚ |
a)挖沟槽长度,外墙按图示中心线长度计算;内墙按图示基础底面之间净长线长度计算;内外突出部分垛附墙烟囱等体积并入沟槽土方工程量内计算。
b)挖管道沟槽按图示中心线长度计算,沟底宽度,设计有规定的,按设计规定尺寸计算,设计无规定的,按下表规定宽度计算。
管道地沟沟底宽度计算表
管径﹙mm﹚ |
铸铁管、钢管、 石棉水泥管 |
混凝土、钢筋混凝土、 预应力混凝土管 |
陶土管 |
5070 100200 250350 400450 500600 700800 9001000 11001200 13001400 |
0.60 0.70 0.80 1.00 1.30 1.60 1.80 2.00 2.20 |
0.80 0.90 1.00 1.30 1.50 1.80 2.00 2.30 2.60 |
0.70 0.80 0.90 1.10 1.40 |
注;﹙1﹚按上表计算管道沟土方工程量时,各种并类及管道不含铸铁给排水管接口等处需加宽增加的土方不另行计算,底面积大于20㎡的井类,其增加工程量并入管沟土方内计算。
﹙2﹚铺设铸铁管给排水管道时其接口等处土方增加量,可按给水管道地沟土方总量的2.5%计算。
7.沟槽.基坑深度,按图示槽.坑地面至室外地坪深度计算;管道地沟按图示沟底至室外地坪深度计算。
五、岩石开凿及爆破工程,区别石质按下列规定计算;
1.人工凿岩石,按图示尺寸以m³计算。
2.爆破岩石按图示尺寸以m³计算,其沟槽、基坑深度、宽度允许超挖量;次坚石﹕200mm;特坚石︰150mm。超挖部分岩石并入岩石挖方量之内计算。
六、液压岩石破碎机破碎岩石,按图示破损尺寸以m³为单位计量。
七、回填土区分夯填.松填按图示回填体积并依下列规定,以m³计算;
1.沟槽.基坑回填土,沟槽基坑回填体积以挖方体积减去设计室外地坪以下埋设砌筑物﹙包括∶基础垫层、基础等﹚体积计算。
2.管道沟槽回填,以挖方体积减去管径所占体积计算。管径在500mm以下的不扣除管道所占体积;管径超过500mm以上时按下表规定扣除管道所占体积计算。
管道扣除土方体积表 单位;m³/m
管道名称 |
管道直径﹙mm﹚ |
|||||
501~600 |
601~800 |
801~1000 |
1101~1200 |
1201~1400 |
1401~1600 |
|
钢管 |
0.21 |
0.44 |
0.71 |
|
|
|
铸铁管 |
0.24 |
0.49 |
0.77 |
|
|
|
混凝土管 |
0.33 |
0.60 |
0.92 |
1.15 |
1.35 |
1.55 |
3.房心回填土,按主墙之间的面积乘以回填土厚度计算。
4.余土或取土工程量时,可按下式计算;
余土外运体积=挖土总体积-回填土总体积
式中计算结果为正值时为余土外运体积,负值时为须取土体积。
九、土方运距,按下列规定计算;
1.推土机推土运距:按挖方区重心至回填区重心之间的直线距离计算。
2.铲运机运土运距:按挖方区重心至卸土区重心加转向距离45m计算。
3.自卸汽车运土运距:按挖方区重心至填土区(或堆放地点)重心的最短距离计算。
土壤分类表
土壤分类 |
土壤名称 |
开挖方法 |
一、二类土 |
粉土、砂土( 粉砂、细沙、中沙、 粗沙、砾沙 ) 、粉质粘土、 弱中盐渍土、软土( 淤泥质土、 泥炭、泥炭质土 )软塑红黏土、 冲填土 |
用锹,少许用镐、条锄开挖。 机械能全部直接铲挖满载者 |
三类土 |
黏土、碎石土( 圆砾、角砾 ) 、 混合土、硬塑紅黏土、 强盐渍土、素填土、压实填土 |
主要用镐、条锄、少许用锹 开挖。机械需部分刨松方能 铲挖满载者或可直接铲挖但 不能满载者 |
四类土 |
碎石土﹙卵石、碎石、漂石、 块石) 、坚硬红黏土、超盐 渍土、杂填土 |
全部用镐、条锄,挖掘少许用 撬棍挖掘。机械需普遍刨松 方能铲挖满载者 |
注﹕本表土的名称及其含义按现行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 50021-2001﹙2009年局部修订版﹚定义。 |
岩石分类表
岩石分类 |
代表性岩石 |
开挖方法 |
|
极软岩 |
1. 全风化的各种岩石 2. 各种半成岩 |
部分用手凿工具、 部分用爆破法开 挖 |
|
软质岩 |
软岩 |
1. 强风化的坚硬岩或较硬岩 2. 中等风化—强风化的较软岩 3. 未风化—微风化的页岩、泥岩、泥质 沙岩等 |
用风镐和爆破法开 挖 |
较软岩 |
1. 中等风化强风化的坚硬岩或较硬岩 2. 未风化—微风化的凝灰岩、千枚岩、 泥灰岩、砂质泥岩等用爆破法开挖 |
用爆破法开挖 |
|
硬质岩 |
较硬岩 |
1. 微风化的坚硬岩 2.未风化—微风化的大理岩、板岩、 石灰岩、白云岩、钙质砂岩等 |
|
坚硬岩 |
未风化—微风化的花岗岩、闪长岩、 辉绿岩、玄武岩、安山岩、片麻岩、 石英岩、石英砂岩、硅质砾岩、 硅质石灰岩等 |
||
注;本表依据现行国家标准《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 50218— 1994和《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09年局部修 订版)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