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本章定额分为整地、挖穴、施基肥、人工换土四部分。
二、整地
具体包括开水平带、开作业道、场地整理、造林地整地等子目内容。
1.开水平条带
(1)放线、水平带挖填整平,修整边坡。
(2)翻土平整,清理水平条带带面中的树根杂灌;做到带面平整,水平条带排水通畅。
(3)等间距开设水平带作业时,每亩水平带开垦长度=666.7/带间距(m)。
2.开作业道
(1)放线、挖土、填土、夯实、整平。
(2)施工作业期间路面整平。
3.场地整理,具体包括垒土敦、挖排水沟等子目内容。
(1)垒土敦:定点,修筑矩形或圆形平台,外侧修排水沟,台面高于原地面,边长或直径1m,台高0.5m。
(2)挖排水沟:放线,开挖土方,沟内修整,林地边坡修整,土方置于水平带上并平整。
4.造林地整地,具体包括块状整地、带状整地、全林地整地等子目内容。
(1)块状整地:块状(1m×1m/块)翻耕土壤,清理出竹鞭、粗壮灌草藤根系、大石块,人工翻耕深度≥20cm。
(2)带状整地
①带状整地,一般要求沿等高线(水平带)方向进行作业。
②带状翻耕土壤,清理出竹鞭、粗壮灌草藤根系、大石块,人工翻耕深度≥20cm;机械翻耕深度≥40cm。
(3)全林地整地:全面翻耕土壤,清理出竹鞭、粗壮灌草藤根系、大石块,人工翻耕深度≥20cm;机械翻耕深度≥40cm。
三、挖穴
具体包括整地后挖穴、未经整地挖穴等子目内容。
1.整地后挖穴
(1)经整地环节后,放线(定点)、挖穴,回填部分表土至穴底。
(2)按种植穴规格,分为30×30×30cm、40×40×30cm、50×50×40cm、60×60×40cm等4个规格。
2.未经整地挖穴
(1)未经整地环节,放线(定点)、挖穴,回填部分表土至穴底。
(2)按种植穴规格,分为30×30×30cm、40×40×30cm、50×50×40cm、60×60×40cm、80×60×40cm、80×80×60cm、100×60×40cm、100×100×80cm、120×120×80cm等9个规格。
四、施基肥
具体包括施农家肥、有机肥等子目内容。工作内容主要为造林时作业区内肥料搬运,基肥与少量土壤拌匀后置于穴底,覆薄土。
造林环节中,以化肥作为基肥的,只计算肥料费用,不计算施肥人工费。
五、人工换土
具体包括按穴规格换土、按营养杯或土球直径换土等子目内容。
一、整地
1.开水平条带,按水平条带中心线“延长米”计算。
2.开作业道,按作业道中心线“延长米”计算。
3.垒土敦、挖排水沟(挖竹节沟),按土方天然密度体积“m3”计算。
4.块状整地,按整地作业“m2”计算。
5.带状整地、全林地整地,均按施工面积净值、并按其水平投影面积“亩”计算。
6.带状整地工程量计算公式为:
工程量(亩)=造林设计小班面积(亩)×翻土作业面积比例
=翻土带总长度(m)×宽度(m)/666.7。
二、挖穴
挖穴,按“穴”计算。
三、施基肥
施基肥(农家肥、有机肥),按“kg”计算。
四、人工换土
人工换土,按“穴”或“株”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