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明
一、本章包括:立闸山花板、博缝(风)板、挂檐(落)板油漆,连檐、瓦口、椽子、望板、天花、顶棚油漆,上下架构件油漆,斗栱、垫栱板、雀替、花活油漆,门窗扇油漆,木装修油漆,椽子、望板、天花、顶棚彩 画,上下架构件彩画,斗栱、垫栱板、雀替、花活、楣子、墙边彩画,国画颜料、广告色彩画,上下架构件地仗,11节共203个子目。
二、饰金子目,按饰金粉编制(考虑了搭设工作帐子因素),如需要饰金(铜)箔者,按下列附表换算其金(铜)箔的用量。
金粉每千克重折算金(铜)箔数量表
名称 | 赤金箔 | 库金箔 | 铜箔 |
数量(张) | 3400 | 2720 | 2700 |
每张规格(mm) | 83.3×83.3 | 93.3×93.3 | 100×100 |
三、凡使用金箔者,按其油活饰金、彩画饰金相应子目,增加金胶油0.07kg;凡使用铜箔者,按其油活饰金、彩 画饰金相应子目,增加丙稀酸清漆一道,每平米丙烯酸木器漆0.035kg,二甲苯0.0035kg。
四、本章第一节,油饰及油活饰金中“平面沥粉”子目,适用于无雕刻的山花板、挂檐板上沥粉以及其他部位油活无雕刻的沥粉(如裙板、绦环板等)。其它章节彩 画定额中的沥粉工序已包括在各相应的定额子目中,不得再重复计取第一节“平面沥粉”子目。
五、山花绶带饰金按无雕饰山花板考虑,遇有雕饰山花板,人工、材料乘以系数1.07。
六、地仗分层做法表见附表一。
七、彩画内容简表见附表二。
八、本章“上架大木指自檐枋下皮算起的以上(包括柱在内)所有的梁、枋、板、檩、瓜柱、柁墩、角背、雷公柱、角梁、宝瓶、由戗、燕尾枋、博脊板、拱枋板、镶嵌象眼山花板、柁档板、承重、楞木、木楼板底面及梁枋檩等露明的榫头部分”;“下架大木指 自檐枋下皮以下的各种柱、抱框、榻板、风槛、门簪、门栊、门头板、走马板、筒子板(包括什锦门、窗套)、大门、屏门、木(栈)板墙、木地板、木楼梯等”;”白活指苏式彩 画在包袱、枋心、池子、聚锦等部位的白地上,泛画山水、人物、翎毛、花卉等图案的做法”;“五大线指箍头线、枋心线、盒子线、皮条线、岔口线”。
九、匾额未考虑斗形匾。
工程量计算规则
一、地仗、油饰及油活饰金工程量计算规则见附表三。
二、彩画及画活饰金工程量计算规则见附表四。
三、每攒斗栱面积折算表见附表五。
四、喷刷粉饰工程量计算规则见附表六。
附表一 地仗分层做法表
地仗项目 | 分层做法(按施工操作顺序) | |
一布四灰 | 汁浆、捉缝灰、通灰、糊布、中灰、细灰、钻生桐油 | |
地仗项目 | 分层做法(按施工操作顺序) | |
一布五灰 | 汁浆、捉缝灰、通灰、糊布、压布灰、中灰、细灰、钻生桐油 | |
一麻五灰 | 汁浆、捉缝灰、通灰、粘麻、压麻灰、中灰、细灰、钻生桐油 | |
单皮灰 | 四道灰 | 汁浆、捉缝灰、通灰、中灰、细灰、钻生桐油 |
三道灰 | 汁浆、捉缝灰、中灰、细灰、钻生桐油 | |
二道灰 | 汁浆、中灰捉缝、满细灰、钻生桐油 | |
一道半灰 | 汁浆、中灰捉缝、找细灰、钻生桐油 |
附表二 彩画内容简表
子目名称 | 图案简要内容 | |
金龙、龙凤和玺 | 高 | 贯套箍头、枋心、藻头、盒子、岔角做彩云,挑檐枋、平板枋、桃尖梁头均为片金图案做法 |
中 | 贯套箍头,挑檐枋、平板枋为片金图案做法 | |
普 | 素箍头、挑檐枋、桃尖梁头不做片金图案做法 | |
龙草和玺 | 中 | 素箍头、挑檐枋、平板枋、金琢墨草,均为沥粉片金花纹(包括平板枋做轱辘草攒退) |
普 | 素箍头、挑檐枋、平板枋、桃尖梁头不做片金,草为攒退活或爬粉做法 | |
和玺加苏画 | 和玺彩画的格式做法,在枋心、藻头、盒子部位画人物山水、花鸟鱼虫及瑞兽等苏画画题 | |
金琢墨石碾玉 | 所有大线及旋子各路瓣均沥粉饰金退晕。旋眼、栀花心、菱角地、宝剑头均沥粉饰金,枋心画龙锦 | |
烟琢墨石碾玉 | 五大线沥粉饰金退晕,旋眼、栀花心、菱角地、宝剑头沥粉饰金,枋心画龙锦,平板枋画降幕云、栀花墨线退晕 | |
金线大点金 | 五大线沥粉饰金退晕,旋子与栀花为墨线不退晕,旋眼、栀花心、菱角地、宝剑头沥粉饰金,枋心画龙锦,平板枋画降幕云,云纹沥粉饰金退晕 | |
金线大点金加苏画 | 金线大点金的格式做法,枋心、盒子做白活,画人物山水、花鸟鱼虫瑞兽等苏画画题 | |
墨线大点金 | 龙锦枋心 | 枋心画龙锦,各大线与旋子、栀花均为墨线不退晕,旋眼、栀花心、菱角地、宝剑头沥粉饰金,平板枋画降幕云,云纹与栀花均为墨线 |
一字枋心 | 枋心画“——”字,(或称一统天下),其他同上 | |
墨线小点金 | 夔龙黑叶子花枋心 | 枋心画夔龙黑叶子花,除旋眼、栀花心饰金外,其他各处均不饰金 |
一字枋心 | 枋心画“——”字,其他同上 | |
雅伍墨 | 龙锦枋心 | 枋心画龙锦,各大线与旋子、栀花均为墨线不退晕,旋眼、栀花心、菱角地、宝剑头沥粉饰金,平板枋画降幕云,云纹与栀花均为墨线 |
一字枋心 | 枋心面“——”字,其他同上 | |
雄黄玉 | 夔龙枋心 | 枋心画夔龙,黄色做底色,上衬青绿旋花瓣和白线条均退晕,不饰金 |
素枋心 | 枋心不画图案,其他同上 | |
金琢墨苏画 | 箍头、卡子在退晕的外轮廓加饰金边线,烟云软、硬调换,烟云退晕层次七至九道,包袱做白活 | |
金线苏画 | 色卡子 | 箍头、卡子用颜色攒退活不饰金,箍头线、包袱线、聚锦壳、池子线、柁头边框线沥粉饰金,包袱做白活 |
片金卡子 | 箍头、卡子饰金,其他同上 | |
片金箍头卡子 | 箍头心及卡子均饰金,其他同上 | |
黄线苏画 | 主要线条均用黄线,不饰金,箍头多画单色联珠、回纹并退晕,软、硬卡子,包袱做白活 | |
海漫苏画 | 素箍头、有卡子 | 不做枋心或包袱,也无白活,只做素箍头、色卡子,青地部位画红、兰、白流云;绿地部位面黑叶子花 |
素箍头、无卡子 | 素箍头无卡子,其他同上 | |
金线海漫锦彩画 | 各种色地画锦纹图案,线路饰金 | |
掐箍头 | 只画箍头、柱头、柁头,其余部位均刷红油漆 | |
掐箍头搭包袱 | 在掐箍头的基础上搭做包袱、白活,但在箍头与包袱之间的空地上无任何彩画,只刷红油 | |
斑竹彩 画 | 只画斑竹纹,无其他彩画图案;多用于椽望及上下架大木部位 | |
白活 | 人物及线法 | 在苏式彩画白活部位画人物故事或线法楼台殿阁等 |
动物及翎毛花卉 | 在苏式彩画白活部位画瑞兽、鸟禽、鱼虫及桃、柳、梅、兰、竹、菊、牡丹、灵芝等吉祥图案 | |
墨山水、洋山水 | 中国墨山水画及洋山水技法的风景画 | |
聚锦 | 画于聚锦部位,画题同包袱 |
子目名称 | 图案简要内容 | ||
新式彩画 |
油地
沥粉 饰金 |
满做 | 新式彩画做法仿苏式彩画格调,以油漆代替颜色绘画图案,箍头、卡子、包袱做片金图案 |
掐箍头 | 做法同上,但只做箍头、柱头、柁头。其他部位均不做彩画 | ||
满金琢墨做法 | 箍头、藻头、枋心、盒子的大线及其内的花纹饰金退晕 | ||
金琢墨做法 | 素箍头、活枋心 | 同金琢墨苏画做法,素箍头、箍头、藻头及大线饰金退晕,枋心画各种图案 | |
素箍头、素枋心 | 做法同金琢墨、素箍头、枋心无图题 | ||
局部饰金做法 | 主要大线饰金,枋心、盒子内花纹的蕊、花蕾点金 | ||
各种不饰金做法 | 各种图案均不饰金 | ||
仿明式彩画 | 饰金 | 仿明式彩画特点,色彩以青、绿为主,纹样庄严,构图严谨,配列均衡,风格素雅。线路沥粉饰金,有晕色,枋心有花纹 | |
不饰金 | 做法同上,但各部均不沥粉饰金 |
附表三 地仗、油饰及油活饰金工程量计算规则表
注:1.表中所列面积均以平身斗栱为准,其中除十字隔架斗栱为两个拽面的合计面积外,其余(包括垫栱板)均为一个拽面的面积,内里品字斗栱双拽合计面积,按表中昂翘斗栱里拽面积乘以2计算,牌楼昂翘、品字斗栱两拽合计面积分别按表中昂翘斗栱、平座斗栱外拽面积乘以2计算。
2.昂翘、镏金、平座斗栱角科外拽面按其平身科外拽面积的3.5倍计算,里拽面积与平身科相同;牌楼昂翘斗栱角科按平身科两拽合计面积3倍计算。各种柱头科斗栱里外拽面积分别按其平身科里外拽面积计算(溜金斗栱柱头号科里拽面积按昂翘斗栱里拽面积计算)。
附表六 喷刷粉饰工程量计算规则表
部位 | 计算规则 | 计量单位 | 注 |
抹灰面粉饰 | 按实做面积计算,扣除门窗洞口,不扣除踢脚线及0.5m2以内的孔洞,但门窗洞口的侧面积也不增加。 | m2 | |
喷刷切活 | 同上 | m2 | |
墙边拉色线 | 按单线长度计算 | m | 做双线者×2 |
国画颜料、广告色彩画 | 按设计图示尺寸以面积计算 | m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