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明
一、本章内容包括隧道开挖与出渣、支护、隧道内衬、全断面台车衬砌、防水与排水、地基监测,共6节。
二、本标准适用于城镇管辖范围内新建和扩建的各种车行隧道、人行隧道、给排水隧道及电缆(公用事业)隧道等工程。
三、本章商品混凝土按运至现场考虑,混凝土输送套用本标准第三章桥梁工程混凝土输送固定泵子目。
四、本章洞内其他工程,套用本标准其他章节或《湖南省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消耗量标准》相应项目时,人工、机械乘以系数1.2。
五、本章洞外护坡锚杆支护、喷射混凝土套用《湖南省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消耗量标准》第二章地基处理和基坑支护工程相应项目。
六、隧道施工中,凡处理溶洞、涌水、流砂、坍塌等特殊情况所发生的费用,另行计算。
七、未尽事宜见各节说明。
第一节隧道开挖与出渣
说明
一、本节的岩石分类,详见本标准第一章“土石方工程”。
二、平洞开挖适用于坡度在5°以内的洞;斜井开挖适用于坡度在15°~30°以内的洞;竖井开挖适用于垂直度为90°的井。
三、平洞开挖与出渣不分洞长均执行本标准。斜井开挖与出渣适用于长度在100m内的斜井;竖井开挖与出渣适用于长度在50m内的竖井。
四、隧道钻爆开挖单头掘进长度超过1000m时,每超长1000m,超长部分的人工、机械增加2.5%。
五、开挖均按光面爆破制定,如采用一般爆破开挖时,应乘以系数0.935。
六、平洞各断面爆破开挖的施工方法,斜井的上行和下行开挖、竖井的正井和反井开挖,均已综合考虑。
七、洞内地沟钻爆开挖、非爆开挖项目,只适用于独立开挖的地沟,非独立开挖地沟并入隧道开挖。
八、洞内极软岩开挖按本章暗挖土方的机械挖土项目执行,并乘以系数1.3。
九、竖井非爆开挖石方按本章斜井非爆开挖石方项目执行,人工乘以系数1.1。
十、出渣项目中岩石类别已综合取定。
十一、平洞出渣“人力、机械装渣,轻轨斗车运输”项目,已综合考虑坡度在2.5%以内重车上坡的工效降低因素。
十二、平洞、斜井和竖井出渣,均已考虑洞口外50m的运输距离,出洞50m以外的运输,套用本标准第一章“土石方工程”相应项目。
十三、斜井出渣项目已综合考虑出渣方向,无论实际向上或向下出渣均按本标准执行。从斜井底通过平洞出渣的,其平洞段的运输应执行相应的平洞运输项目。
十四、隧道竖井和洞内回填,按设计图示的回填材料计算。
十五、本标准按无地下水编制(不含施工湿式作业积水),如果施工出现地下水时,积水的排水费和施工的防水措施费另行计算。
十六、隧道工程洞口的明槽开挖套用本标准第一章“土石方工程”相应项目。
工程量计算规则
一、岩石隧道的平洞、斜井和竖井开挖与出渣工程量,按设计图示断面尺寸加允许超挖量以体积计算。若设计有开挖预留变形量,预留变形量和允许超挖量不得重复计算。当设计预留变形量大于允许超挖量时,允许超挖量按预留变形量计算;当设计预留变形量小于允许超挖量时,按允许超挖量计算。隧道开挖土方不计超挖量。
允许超挖量表
单位:mm
名称 | 拱部 | 边墙 | 仰拱 |
钻爆开挖 | 150 | 100 | 100 |
非爆开挖 | 50 | 50 | 50 |
二、隧道内地沟的开挖和出渣工程量,按设计断面尺寸以体积计算,以m3计算。不得另行计算允许超挖量。
三、平洞出渣的运距,按装渣重心至洞口的直线距离计算。若平洞的轴线为曲线时,洞内段的运距按相应的曲线长度计算。
四、斜井出渣的运距,按装渣重心至斜井口摘钩点的斜距离计算。
五、竖井的提升运距,按装渣重心至井口吊斗摘钩点的垂直距离计算。
六、隧道竖井和洞内回填,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回填体积计算。
第二节支护
说明
一、小导管、大管棚的钢管和锚杆钢筋规格和实际不一致时,允许换算,其他不变。
二、注浆浆体材料配合比和实际不一致时,可以换算。
三、钢拱架按格栅钢架和型钢钢架分别设置子目。临时钢拱架适用于临时型钢支撑及中隔壁等临时支护。
四、喷射混凝土是按湿喷工艺考虑,填平找齐、回弹、施工损耗已综合考虑在子目中。喷射钢纤维混凝土中钢纤维掺量按照混凝土质量的3%考虑,当设计采用的掺 入量与本标准不同或采用其他材料时可做换算,其余不变。
五、临时支护喷射混凝土仅适用于施工过程中喷掌子面及临时中隔壁混凝土等支护项目。
六、喷射混凝土洞内运输套用本标准第二章“道路工程”场内混凝土运输项目,人工、机械乘以系数1.2。
七、钢支撑连接钢筋并入钢支撑工程量。
八、本节内容未考虑竖井支护,发生时另行计算。
九、地表钻孔及注浆套用《湖南省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消耗量标准》第二章地基处理和基坑支护工程中注浆地基的钻孔及压密注浆子目,人工、机械乘以系数1.2。
工程量计算规则
一、砂浆锚杆、药卷锚杆、中空注浆锚杆、自进式锚杆按设计图示尺寸以长度计算。
二、钢支撑及连接钢筋按设计图示尺寸以理论质量计算。
三、管棚、小导管按设计图示尺寸以长度计算。
四、注浆按注浆浆液体积计算。
五、喷射混凝土工程量按设计图示尺寸以面积计算。
第三节隧道内衬
说明
一、现浇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边墙、拱部均考虑了施工操作平台,竖井采用的脚手架、石料,混凝土预制块衬砌的简易脚手架,已综合考虑在内,不另计算。
二、本节现浇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边墙、拱部衬砌已综合考虑了先拱后墙、先墙后拱的衬砌方法。方法不同时,不予调整。
三、现浇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边墙为弧形时,弧形段模板按本章边墙模板子目执行,人工和机械乘以系数1.2。砌筑弧形段边墙按本章边墙砌筑子目执行,人工乘以系数1.15。
四、料石砌拱部,不分拱跨大小和拱体厚度均执行本标准。
五、现浇车道侧石、台阶、零星构件等结构内的预埋件按设计要求另行计算,套用本标准第九章钢筋工程相应项目。
六、仰拱回填已包含清理的工作内容。
工程量计算规则
一、隧道内衬现浇混凝土按施工图所示尺寸加允许超挖量以体积计算,混凝土部分不扣除0.3m2以内孔洞所占体积。
二、石料衬砌工程量按施工图所示尺寸以体积计算。
三、隧道衬砌边墙与拱部连接时,以拱部起点的连线为分界线,以下为边墙,以上为拱部。边墙底部的扩大部分工程量(含附壁水沟),应并入相应厚度边墙体积内计算。拱部两端支座,先拱后墙的扩大部分工程量,应并入拱部体积内计算;隧道为单心圆或多心圆断面时,以拱部120°为分界线,以下为边墙,以上为拱部。
四、现浇车道侧石、台阶、零星构件等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不扣除单孔0.3m2以内的孔洞所占体积。
第四节全断面台车衬砌
说明
本节内容仅适用于隧道衬砌施工采用模板台车的情况。
工程量计算规则
1.模板台车制作、安装、拆除根据经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确定的台数以质量计算。编制施工图预算或招标控制价,设计未明确时,每部台车按照长12m,每米质量7.6t计算。
2.隧道衬砌使用模板台车时的挡头模板,按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积以“m2”计算。
3.模板台车移动就位按每浇筑一循环混凝土移动一次计算。
第五节防水与排水
说明
一、防水工程已综合考虑了搭接及阴阳角加强层内容,工程量不扣除0.3m2以内孔洞所占面积。
二、平面与立面的交接的防水层,其上卷高度超过500mm时,按立面防水层计算。
三、本节非焦油聚氨酯防水涂料子目适应于平面防水,立面涂刷聚氨酯涂料时,子目中人、材、机含量乘以系数1.25。
工程量计算规则
一、柔性防水、刚性防水分不同材料,柔性防水按设计图示主体结构的外表面以面积计算,刚性防水按图示尺寸以面积计算。防水板按设计面积计算,止水带(条)按设计长度计算。
二、接水槽(盒)分不同材料,按图示尺寸以长度计算。
三、混凝土排水沟、电缆沟及盖板按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
四、纵向排水管按隧道纵向长度之和计算,横向排水管、环向排水管、塑料盲沟按隧道横断面敷设长度计算。
第六节地基监测
说明
一、监测、监控是地下构筑物建筑时,反映施工对周围建筑群影响程度的测试手段。
二、本标准适用于建设单位确认需要监测的工程项目,但不适用对特殊房屋及建筑物的特殊监测。监测单位应及时向建设单位提供可靠的测试数据,工程结束后监测数据立案成册。
工程量计算规则
一、监测、监控包括监测点布置和监控测试两部分。监测点布置数量由施工组织设计确定。
二、监控测试以一个施工区域内监控的测定项目划分为三项以内、六项以内和六项以外,以组日为计量单位,监测时间由施工组织设计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