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明
一、本章包括椽头、望板彩画,柱、梁、桁、枋、戗、板彩画,斗栱、垫栱板彩画,雀替、花活彩画,顶棚彩画,匾,仿古建筑墙面彩画,共7节。
二、彩画贴金(铜)箔规格:库金箔每张93.3mm×93.3mm,赤金箔每张88.3mm×88.3mm,铜箔每张100mm×100mm。实际使用的金(铜)箔规格与本标准不符时按下列方法换算箔的用量,并相应调整材料费.其他不变。
调整后箔的用量(张)×定额中每张箔的面积×定额用量(张)/实际使用的每张箔的面积三、本章凡包括贴金(铜)箔的彩画项目,若设计要求不贴金(铜)箔时,相应扣减金胶油、金(铜)箔及清漆的消耗量;若设计要求采用金粉(铜粉)涂刷,则扣减金胶油、金(铜)箔的消耗量,人工费乘系数0.65,增加金粉(铜粉)消耗量,每千张库金箔折算金粉(铜粉)为0.368kg,每千张赤金箔折算金粉(铜粉)为0.291kg,每千张铜箔折算金粉(铜粉)为0.371kg,清漆消耗量按金粉消耗量的1.5倍计算。
四、椽头彩画以椽头带飞椽者为准,无飞椽者乘以0.55系数。
五、檩(桁)枋上皮以下(包括柱头)的枋、梁、柱、桁、戗、垫板、角科斗栱的宝瓶、楼阁的承重、楞木、木楼板底面及枋、梁、桁檩等露明的榫头、箍头均执行本章第二节子目。
六、“白活”是指包袱心、枋心、池子心、聚锦心内的白地上绘画山水、翎毛、人物、花卉等国画的做法。
七、和玺加苏画、金线大点金加苏画及各项苏画的规矩活部分,均包括绘梁头(或博古)、箍头、藻
头、卡子及包袱线、聚锦线、枋心线、池子线、盒子线及其内外规矩图案的绘制。绘制白活另执行相应项目。
八、掐箍头及掐箍头搭包袱子目均不包括油漆部分的工料,另行计算。
九、包袱、枋心白活子目以每块面积在1.5㎡以内为准,超过1.5㎡在2㎡以内者,基价乘1.5系数;
超过2㎡基价乘系数2。其面积计算按外接矩形面积为准。聚锦不论面积大小及绘画内容均不调整。池子、盒子的白活执行聚锦项目。
十、油地沥粉贴金、满金琢墨、金琢墨、局部贴金及各种无金做法的新式彩画均指近年来出现的淡色或单色做法。其中:
1.油地沥粉贴金做法系仿苏式彩画格调在油漆面上贴金(铜)箔的做法,分为满做和掐箍头两类。满做包括箍头、卡子、包袱及包袱内的片金图案。
2.满金琢墨做法系指箍头、藻头(俗书找头)、枋心、盒子的大线及其内的花纹均沥粉、贴金、攒退。金琢墨做法系指箍头、藻头及大线贴金、退晕。局部贴金做法系指主要大线(箍头线、岔口线、枋心线)贴金(铜)箔、枋心、盒子内花纹的花蕊、花蕾点金。
十一、斗栱彩画不包括栱眼、斜盖斗板的油漆工料。其栱眼(荷包、眼边)、斜盖斗板及拽枋的油漆部分均执行油漆相应子目。
十二、雀替(包括翘栱、云墩)、雀替隔架斗栱、垂柱头、雷公柱及交金灯笼柱垂头、垂花门及牌楼的花板、云龙花板等雕刻的构部件(部位)均执行本章雀替、花活节中相应子目。另消耗量标准中包括掏章丹里。
十三、光油、灰油、金胶油及精梳麻的熬制、加工费用已包括在材料费内。
十四、墙边拉线以单线为准。
十五、匾的油漆、贴金(铜)箔均包括匾钩、如意钉。木匾托刷素油其工程量并入匾内计算,花匾托执行雀替花活相应子目,楹联执行匾相应子目。
十六、彩画施工过程中,如不沥粉,则套用彩画工程中相应子目,人工费乘系数0.6,扣减滑石粉、大白粉及光油的材料。
工程量计算规则
一、椽头、望板彩画的工程量按其展开面积计算(硬山建筑应扣除墀头所占长度)。
二、地仗、油漆(除掐箍头及掐箍头搭包袱彩画间夹的油漆外)及各种彩画,均按构架图示露明部位的展开面积计算,挑檐枋只计算其正面,彩画不扣除白活所占面积,掐箍头及掐箍头搭包袱彩画计量时不扣除其间夹的油漆面积(已考虑了彩画实做面积)。
三、掐箍头彩画间夹的油漆面积按油漆彩画全面积的0.67计算,掐箍头搭包袱彩画间夹的油漆面积按油漆彩画全面积的0.33计算。
四、斗栱彩画与栱眼、斜盖斗板、掏里部分的油漆面积应分别计算。
五、斗栱、垫栱板彩画的工程量分别按各构件展开面积计算。
六、雀替及雀替隔架斗栱按露明长度乘全高乘2计算面积。
七、花板、云龙板按双面垂直投影面积计算。
八、垂柱头、雷公柱头及交金灯笼柱垂头按柱头周长乘以柱头高计算面积(方形垂柱应加底面积)。
九、门钉、门钹贴金(铜)箔按实贴面积计算。
十、墙边彩画按实际面积计算。
十一、墙边拉线按延长米计算,拉双线者累计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