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本指标是甘肃省公路日常养护预算指标,适用于甘肃省高速公路、一般公路和等外公路日常养护工程,是确定养护工程资金需求量、编制公路日常养护年度费用计划、以及采用包干费用招投标的公路日常养护项目的依据。
二、本指标是以人工、材料、机械台班消耗量表现的日常养护预算指标。编制经费预算时,其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应按《甘肃省公路养护检查及日常养护预算编制办法》的规定计算。
三、本指标的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及等外的路基路面日常养护指标(即第二到第六章)费用中包含了事业单位养护生产工人和自有机械台班的折旧费用,在向上级主管部门申请日常养护财政经费时应根据《甘肃省公路养护检查及日常养护预算编制办法》据实扣除事业单位养护生产工人的工资和机械设备折旧费。
四、本指标包括:路基和路面(高速公路、一般公路及等外公路)、桥梁工程,隧道工程,交通安全设施,绿化工程,机电工程和管理养护房屋共12章及附录。但不包括渡口和码头的日常养护。
五、公路技术等级按该路段当年在公路养护主管部门登记在册的技术等级确定,当年完成了改善工程的路段按新登记的技术等级确定。同一线路不同技术等级应分别计算。
六、本指标的交通量均按年平均昼夜交通量计算,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交通量均折算为小客车标准车型,其他等级公路的交通量均折算为中型载货汽车标准车型。
七、行车道宽度系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确定,路段内车道实际宽度(行车道总宽度)按加权平均值以米为单位取定。实际行车道宽度与本指标行车道宽度不同时,应按路面宽度增减指标进行调整。对硬路肩或路缘带按其宽度的一半计入路面宽度,并按路面宽度增减指标进行调整。
八、路面面层厚度系根据设计值和调整值综合确定,路段内路面面层厚度按加权平均值以厘米为单位计算。路面面层实际厚度以最后一次路面大修或改善后的厚度计算。如果路面面层的实际厚度与本指标厚度不同时,应按厚度增减指标进行调整。路面厚度增加的(+),工料机消耗量减少(-);路面厚度减少的(-),工料机消耗量增加(+)。
九、桥梁分类标准采用桥梁多跨总长L(m)和单孔跨径L0(m)两个指标大小进行分类:特大桥:L>1000或L0>150;大桥:100≤L≤1000或40≤L0≤150;中桥:30<L<100或20≤L0<40;小桥:8≤L≤30或5≤L0<20;涵洞:L0<5。
隧道分类标准:L≤500为短隧道,500<L≤1000为中隧道,100<L≤3000为长隧道,L>3000为特长隧道。
十、施工用电费用已包括在本指标机械费中;养护管理用电费用已包括在相关费率中;但照明费用(指隧道照明、路灯照明等)不包括在本指标中,应单列计算。
十一、本指标是按公路路面使用期3年为基年编制的。编制预算时应根据路面使用年限影响系数K值(见下表)对指标基价进行调整。
路面使用年限影响系数K值表注:1.表中K值为1的年份为指标计算基年,按使用年限的第三年(新建或大修工程)确定,每增减一年按以下公式分三个档次进行调整:当N取4~5年(包括第5年)以2%递增;当N取6~9年(包括第9年)以1.6%递增;当N取10~20年(包括第20年)以1.2%递增。N>20年,以0.08%递增。
K1=1+0.02×(N1-3)(N1=4~5,包括第5年);
K2=K1+0.016×(N2-5)(N2=6~9,包括第9年);
K3=K2+0.012×(N3-9)(N3=10~20,包括第20年)。
K4=K3+0.008×(N4-20)(N4>21)。
式中:K一路面使用年限影响系数;
N—实际使用年限。
2.当N取1~2年时,属于工程保修期,建议在此期间使用年限影响系数K值统一取0.55,或根据每条路实际费用支出情况进行调整。
十二、定额表中注明“××以内”或“××以下”者,均包括“××”本身;而注明“××以外”或“××以上”者,则不包括“××”本身。定额内数量带“()”者,则表示基价中未包括其价值。